
新闻中心
今天,第二届全国非晶电机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在江苏盐城迎宾馆召开。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院士等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当地政府领导等近200人出席会议,共同交流探讨非晶电机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都有为院士,盐城市亭湖区副区长钱成银先生,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资生先生先后致辞。
钱成银副区长致辞
王资生副校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并介绍盐城工学院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取得成绩。盐城市亭湖区工信局领导对盐城市亭湖区投资和人才环境进行推介。盐城市新洋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肖玉亮主持开幕式。研讨会分别由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驹华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电机所所长曹君慈教授主持。
会议由盐城工学院、非晶中国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非晶合金材料应用分会、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泉电机)主协办。
研讨会上,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院士、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戴正文副总监等13位专家作精彩报告。
王华明院士作主题报告
近年来,我国非晶电机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速,新能源新产业等市场需求推动非晶电机全产业链发展。中电协非晶合金分会秘书处信息显示,今年来各相关领域非晶电机需求量已超过110万台(套),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大算力、低空经济等行业展示出颠覆性优势得到行业高度关注,但也面临一些技术难点和发展痛点,需要学术界、企业界和有关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非晶电机产业生态形成和高起点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设备。都有为院士从电气时代的革命发展,介绍了磁性材料与电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非晶合金等各类软磁材料的发展应用,未来5G/6G时代需要更多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机,对高频电机产业发展进行展望。王华明院士是我国金属3D打印权威,是全球第一位金属3D打印工程化应用专家。他介绍他团队在从事高效低成本3D打印工作,希望通过研讨会,更多接触非晶合金软磁材料,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尝试3D打印出高效节能低成本非晶电机铁心。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带来了非晶电机的研发进展以及非晶电机的发展前景和机遇,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高效非晶电机应用有挑战也有机遇,但机遇更多。
近年来,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对非晶电机的关注度高,推动该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清华大学张新钰老师通过对未来城市交通载具展望,分享了团队智能飞机汽车设计的最新实践,其中非晶动力电机是飞行汽车高效续航的强有力保障。台湾东元电机综合研究所何昆耀所长带来非晶材料在无人机与高速电机的应用,在23年东元电机系统已加入非晶材料验证,未来将进一步验证评估,拓宽非晶电机在更高频驱动控制应用场域。广汽埃安戴正文副总监讲述了非晶电机3种降噪结构,期待行业内加强合作,开发兼具高饱和磁感低矫顽力软磁材料与多层复合非晶带材及加工工艺。
北京交通大学电机所所长曹君慈教授介绍了团队开发的第二代非晶电机,较第一代在效率上有大幅提升,未来将致力进一步提升非晶电机在低速大扭矩下的运行效率。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葛红岩副部长介绍了机器人高转矩密度电动关节发展研究,未来高转矩密度同步电机、高功率密度伺服驱动将向通用化智能化、集成一体化以及网络化趋势发展。
图为会议及展会现场
会议间,中电协非晶合金分会、微电机分会、国家微电机标委会还对非晶电机标准起草等工作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标准起草做准备。会议现场部分单位还展示了最新非晶电机生产加工研究成果。